當前位置:首頁 > 2009專題匯總 > 2009全國兩會特別報道 > 最新報道
2009-03-06 12:51:32 作者:記者 高園 來源:大眾網--齊魯晚報 【瀏覽字號:大 中 小】
![]() |
4日下午,全國人大代表許振超在直播室接受本報記者專訪。 本報兩會特派記者 邱志強 攝 |
本報兩會特派記者 高園
許振超,1974年起至今在青島前灣集裝箱碼頭一路從一線工人干到了項目經理。2005年,他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如今的他,諸多頭銜加身: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科協(xié)常委、全國總工會執(zhí)委、中共十七大代表、山東省委委員等等。
3月4日,許振超走進了我們的直播室,暢談其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一年來的生活和感受。他親切隨和、侃侃而談,言談舉止間還是那個樸實真誠、不改工人本色的“隊長”。
抵達北京的這幾天,許振超在忙什么?他告訴記者,這幾天他可說是足不出屋,每天晚上看很多資料,來完善自己的議案和建議。
許振超說,本來議案和建議應該提前寫出來,但這段日子他一直四處奔波,沒顧得上。2月28日,他剛在北京開完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食品安全法》等法律,當天趕回了青島,3月1日從青島到了濟南,3月2日就隨山東團到了北京來參加兩會。
去年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后,許振超又被選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每兩個月就要來北京開一次常委會。除此之外,他還身兼許多社會職務,比如科協(xié)常委、全國總工會執(zhí)委,也有很多事務。他還在全國十幾所高校講課,所以一年到頭四處奔波。
說起這種生活,許振超感嘆,“說實在的,這一年確實很累。”他說,從去年8月開始,他每月在家的時間只有兩三天。他要參加的會議多、活動多,基本上一出去就是二十多天,飛來飛去趕時間。
而他,又是個特認真的人,做哪樣工作都力求做好。所以,他會比別人花更多時間來為會議、講座做準備!半m然累些,但我心情愉快,因為我始終認為我干的這些工作是有意義的!痹S振超微笑著說。
最迫切:“惡補”法律條文
許振超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唯一的工人代表。全國人大常委會每年要制定、修改很多法律,這對他的法律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法律知識的欠缺,正是許振超成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后遇到的最大困難。
“我常年在碼頭一線工作,對法律不是很了解。但我多少占了點便宜,因為我從事過管理工作,熟悉技術標準、規(guī)章制度,它們可以說是法律的組成部分,所以自己畢竟有些基礎。但到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這點法律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我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盡快學習法律!
這一年來,他把大部分時間都用來學習法律。全國人大常委會給他們發(fā)了厚厚一本法律書,建國后的法律都在里面。許振超說,這么一大本,看完就很費時間,但光看還不行,你還要思考。
許振超說,因為自己是唯一的工人代表,當然要代表工人發(fā)表意見,這讓他感到壓力很大!耙驗槲抑牢液推渌N瘯瘑T有不小差距。很多常委會委員以前就是干部,對政策、法律的理解肯定比我強很多。但我要努力不使自己差太多,所以我是在拼命地攆,抓緊一切時間學習!
最憂心:大學生就業(yè)
言談中,許振超幾次提到“ 壓 力”,他說,如果去年剛當上人大代表還很興奮的話,今年最大的感受就是壓力大。
除了來自盡快提高自身素質和法律水平的壓力外,更來自他對當前形勢的憂心。他說,今年的形勢大家有目共睹,受金融海嘯沖擊,我們國家企業(yè)不景氣,一些企業(yè)開工不足,出現(xiàn)裁員。農民工返鄉(xiāng),大學生找工作難……尤其是大學生就業(yè)問題。他說,雖然國家采取了很多措施幫助大學生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但吸收學生就業(yè)主要靠企業(yè),現(xiàn)在企業(yè)不景氣,大學生找工作就尤為困難。
對此,他認為,全社會應共同努力解決大學生就業(yè)難題,“一副重擔眾人挑”,學校不應一畢業(yè)就把學生推向社會,而是應該讓學生繼續(xù)在學校呆一段時間。
當然,這段時間不是學文化知識,而是由學校組織學生去一些企業(yè)實習。同時,國家拿出一部分款項給學校,由學校給學生作為生活費。企業(yè)也要承擔責任,提供一個工作場所,給學生發(fā)些生活費。
最喜歡:人家喊我“許隊”
在訪談開始時,許振超介紹自己時說了一長串的頭銜,最后他樂呵呵地說:“還是隊長腳踏實地!
他說,雖然現(xiàn)在他職位變了,但工友們還是親切地喊他“許隊”,“這是我最喜歡的稱呼”。
許振超說,盡管現(xiàn)在他經常在外面跑,不能和工友見面,但還是會經常接到他們的問候電話,“許隊,我們想你了,你什么時候回來?”令他聽了心里暖乎乎的。
“盡管我有這么多頭銜,但沒人叫。有時他們也問我:又加了什么銜了?我就給他們一、二、三、四地數,他們就說太多了記不住,還是叫‘許隊’吧!痹S振超樂呵呵地說。
工友們第一次叫他“許隊”還令許振超挺驚奇的,工友們說,一個電視劇里就這么叫隊長。他想,“行啊,就是個符號,叫吧。”誰知叫多了以后,不叫還覺得別扭了。
許振超說,現(xiàn)在很多人對他的一些稱呼,他聽了不是很舒服。比如叫他“許經理”或是“許總”。他說,可能是大家的誤解,其實“項目經理”就是個隊長,不過換了個說法。
編輯:余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