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殿建筑群——沈陽故宮(圖)
2011-07-30 14:56:00 我要評論
來源: 中國網[提要] 沈陽故宮是除北京紫禁城之外,中國現(xiàn)存最大的宮殿建筑群。是滿族人建立的清政權的早期皇宮。原名盛京皇宮。為努爾哈赤、皇太極兩朝皇宮。
沈陽故宮是除北京紫禁城之外,中國現(xiàn)存最大的宮殿建筑群。是滿族人建立的清政權的早期皇宮。原名盛京皇宮。為努爾哈赤、皇太極兩朝皇宮。始建于1625年(后金天命十年),用11年時間建成。沈陽故宮主體部分,是清太宗皇太極時期(1627年——1643年)的皇宮,具有濃厚的滿族特色和中國東北地域建筑特色。
1644年清遷都北京后,經過增修,又成為皇帝巡幸東北時的行宮。1926年至今,為沈陽故宮博物院。現(xiàn)存古建筑100多座,總占地面積60000多平方米。從大清門到清寧宮為一條中軸線,將故宮分為東、中、西之路。崇正殿為故宮正殿。東部以大政殿為中心,是王公大臣議政場所。西部以文溯閣為中心,是皇帝的書庫和書房。清軍入關后,這里仍作為陪都宮殿,乾隆時還加以擴建了西路建筑。
整個沈陽故宮既有中原風格,又有濃厚的滿族和地方色彩。東路的十王亭與滿洲八旗制度有關;中路仿照中原宮廷前朝后寢的布局,由大清門開始,有三進院落,分隔成朝會的大殿、后寢門樓、寢殿三重。整組院落建在高臺之上。寢殿有五宮,包括中宮清寧宮及東西配宮各兩座。清寧宮內環(huán)室置有三面大炕,東間的帝后寢宮內也有南北兩炕,可因季節(jié)起居。建筑采用火地取暖,適合北方寒冷氣候。這些都很符合原先滿族居住建筑的特點。清寧宮院內有索倫桿(一寫索羅桿),是滿族傳統(tǒng)祭天的神桿。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fā)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fā)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fā)布,可與本網聯(lián)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