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建洪 賓語
8月24日凌晨,開平市水口鎮(zhèn)發(fā)生一起兇殘命案:一名年僅20歲的鶴山男子遭兩名男子用磚頭暴打,并被用刀刺傷胸部,送醫(yī)搶救無效死亡。死者女友稱,事發(fā)時很多群眾圍觀,她跪地求人幫忙勸阻,但無人出手,有人說“這種事我們是不能幫的”,再次跪求幫忙送醫(yī)也無人愿意幫忙。(2015年8月26日南方都市報)
行兇者手里有刀,大聲呵斥嚇唬一下總可以吧?打個報警電話總可以吧?兇手打完跑了,幫著把人送去醫(yī)院總可以吧?
“如果有人能早點出來,不用等到20多分鐘后救護車來才送他去醫(yī)院,說不定還能救活。”但沒人站出來,死者女友兩次跪地求圍觀者幫忙,看客無動于衷,一個年輕的生命就這樣離去了。
什么時候開始,人心變得冷漠了?
上世界80年代,有兩首公益歌曲火遍兩岸三地。一首是蔡琴、蘇芮、費玉清等60位港臺歌手合唱的《明天會更好》,一首是韋唯、毛阿敏、田震、蔡國慶、崔健等100名歌手在首體同聲高唱的《讓世界充滿愛》。這兩首歌曲,曾經(jīng)讓我們感到世界是那么溫暖,那么有愛:
唱出你的熱情,伸出你的雙手,讓我擁抱著你的夢,讓我擁有你真心的面孔……
你走來,他走來,大家走到一起來,在這繽紛的世界里,有無限的愛,哦讓這世界有真心的愛,哦讓這世界充滿情和愛……
歌曲耳熟能詳,愛的天空卻不再蔚藍。
這個月初,陜西延安有個女子欲跳橋輕生,圍觀者有的忙著拍照發(fā)朋友圈,有的擠來蹭去把跳橋現(xiàn)場當(dāng)成了戲臺子,有的把女子的輕生當(dāng)成了跳水表演,高喊“漂亮!”
輕生未必是這個女子的本意,只因當(dāng)時沒有一句關(guān)心和挽留的話,沒有一個人伸出援手,女子最終從橋上跳下,一個年輕的生命就此終結(jié);上個月,沈陽市一小區(qū)內(nèi)高層住宅樓10樓窗口,一名僅穿著內(nèi)衣的女子騎在窗口猶豫不決,想不開的她在生與死面前徘徊著——樓下看熱鬧的人群中卻屢屢傳來口哨聲、起哄聲,催著女子“有能耐你跳下來呀!”于是,女子墜落下去;上周六傍晚時分,一名騎電動車的女子在北京中關(guān)村東路輔路摔倒,橫在輔路中央,地上一小攤血。她摔倒后十幾分鐘之內(nèi),雖然有路人一直圍觀,卻無人上前扶她起來……
不斷出現(xiàn)的“冷新聞”,無情地沖擊著人們的道德底線。
儒家說,良善的社會是有序的社會。秩序只能以道德為基礎(chǔ)來建立的,失去了道德這個基礎(chǔ),“路上見到有老人跌倒,扶還是不扶?”這個曾經(jīng)很簡單的問題就變得復(fù)雜起來,有人輕生幫不幫,遇到小偷管不管就成了社會問題。
見義勇為,扶危濟困,助人為樂,樂善好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更是現(xiàn)代文明的基石。然而,近年來,“扶老被誣傷老,好人敗訴賠錢”的反,F(xiàn)象頻繁出現(xiàn),使人們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產(chǎn)生了錯亂,這種錯亂讓人們慢慢變得多疑,功利,麻木,自私。有些人直言:這關(guān)我什么事?更多的人在問:這社會怎么了?
筆者并不是有選擇地專找“冷新聞”看,也有一些“暖新聞”。就在幾天前,四川達州,三名曾在2013年因扶老人被訛詐為“撞倒”的孩子獲得了由民間基金提供的“好人”獎勵現(xiàn)金,讓好人得到了好報。問題是:如果沒有媒體關(guān)注,如果警方?jīng)]有還原真相,這幾個孩子是不是要一生承受著精神壓力?他們今后再見到老人摔倒,還會去攙扶,還敢去做好事嗎?三個孩子的“好人”獎是民間公益組織頒發(fā)的,當(dāng)?shù)氐囊娏x勇為基金會、教育部門和少工委組織干什么去了?
幾年前,筆者所在的合肥市也發(fā)生過女子輕生事件,一名女子從南淝河交通廳橋上縱身跳下意欲輕生,這一幕恰好被路過的五旬男子方師傅看到,不顧一切跳入河中。方師傅幾乎精疲力竭地把女子救到岸邊了?伤婧桶洞嬖诼洳,他努力幾次想把女子推上岸,都以失敗告終。方師傅急了,憤怒地沖著橋上眾多的圍觀者怒吼道:“你們還有沒有良心。俊边@一喊,總算喚醒了兩個“有良心”的男子,幫助把落水女子救上了岸。
這說明,好人好事也是具有傳染力的。
心理學(xué)認為,每個人內(nèi)心深處都隱藏著對善的渴望。當(dāng)一個人做一次善事,你的內(nèi)心就能得到一種滿足。兩次,三次,四次……堅持把善事做下去,你就是一個善人。任何時候,兩個幫著方師傅救人的男子講起來幫著搶救落水女子這件事,都可以挺起腰桿:我救過別人的生命!那些看客們,誰敢說多少年以后,他們不會良心發(fā)現(xiàn),在自責(zé)中煎熬自己?
當(dāng)然,我們的社會也要營造尊崇好人、禮遇好人的良好氛圍,讓善因結(jié)善果,好人有好報。
習(xí)近平總書記在山東曲阜孔府和北京大學(xué)考察時,多次提到“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绷(xí)近平說,核心價值觀,其實就是一種德,既是個人的德,也是一種大德,就是國家的德、社會的德。如果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沒有共同的核心價值觀,莫衷一是,行無依歸,那這個民族、這個國家就無法前進。
德之不存,一個社會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焉在?
誰都有兄弟姐妹,親人朋友。將心比心,如果是我們自己的親人因圍觀者的起哄而失去生命,我們會怎么想?如果是我們的朋友在外面遇到困難沒有人幫助,我們會怎么想?每個人都有老去的那一天,今天冷漠地從跌倒的老人身邊走過,明天跌倒在路邊沒人扶的也許就是我們;今天的旁觀者,難保不是明天的被旁觀者。
拒絕冷漠,讓我們每個人的血管里都流淌著道德的血液。
如果你,如果我,失去理解和信賴,一切都將不存在。
如果你,如果我,人人釋放正量能,匯聚大美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