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88年乒乓球項目被正式列為夏季奧運會比賽項目開始,乒乓球歷經5屆奧運會,誕生的4位女單冠軍全部是中國選手,其中鄧亞萍在1992年奪冠后在1996年衛(wèi)冕成功。她們通過自己的努力不但延續(xù)了中國隊在這個項目上的優(yōu)勢,也成為了國球長盛不衰的一種見證。
1988年的漢城奧運會,乒乓球項目第一次正式步入了奧運的大家庭,盡管在那屆奧運會上中國隊整體僅僅收獲了5枚金牌,但是當時代表中國隊出戰(zhàn)的陳靜卻在乒乓球賽場上為中國隊贏得了一枚寶貴的金牌,成為了乒乓球項目的第一位女子單打奧運會冠軍得主。此外,中國隊選手李惠芬、焦志敏分別獲得銀牌和銅牌。她們的集體勝利,也成為了國球在奧運會輝煌的起點。
1992年的巴塞羅那,乒乓球女皇鄧亞萍和自己的隊友喬紅在女單的上下半區(qū)分別擊敗了奪冠路上的最大攔路虎韓國和朝鮮選手,順利會師決賽。最終,鄧亞萍擊敗喬紅奪得冠軍,首度問鼎奧運會金牌,喬紅獲得第二名;時隔四年之后的亞特蘭大,世界乒壇的整體格局并未發(fā)生太大的變化,以鄧亞萍為首的中國選手整體實力他人難以撼動,而鄧亞萍本人更是女單項目中最大的王牌,最終,她在決賽中擊敗了代表中國臺北隊出戰(zhàn)的陳靜,衛(wèi)冕了該項目的冠軍,成為了奧運會歷史上衛(wèi)冕乒乓球女單冠軍的第一人,至今無人能及。而在同屆奧運會上,上屆亞軍喬紅也獲得了一枚寶貴的銅牌。
在2000年的悉尼,盡管鄧亞萍退役之后的中國乒乓球女隊經歷了一場改朝換代,但是以王楠、李菊等為代表的優(yōu)秀選手的涌現(xiàn)保證了國球在女子項目上的長盛不衰。而悉尼奧運會的女單決戰(zhàn)也最終以王楠戰(zhàn)勝李菊的結果告終,奧運會的冠軍錄上也再一次寫上了中國人的名字。在那屆奧運會上,中國臺北的陳靜最終獲得了銅牌,這位88年的冠軍也第三次登上了女單比賽的領獎臺。
就在王楠以一枚奧運會女單金牌夯實了自己王朝地基的第四年,一場新的改朝換代在雅典成為了現(xiàn)實,22歲的北京女孩張怡寧在自己的隊友相繼被淘汰的情況下最終擊敗了各路高手,完成了奧運會上的首度加冕,也向世界宣布了女乒新時代的到來。她的這枚金牌同時也是中國在夏季奧運會上所獲得的第100枚金牌,歷史就是如此的巧合,被國人予以厚望的國球能和這樣一個頗具歷史意義的數(shù)字聯(lián)系在一起,也算是輝煌的一個體現(xiàn)吧。
從1988年到2004年,中國隊在奧運會上獲得了全部5枚女子單打項目的金牌,此外還收獲了3銀2銅的不俗戰(zhàn)績,相信在明年的北京奧運會上,國球的這份輝煌的成績單定會被續(xù)寫。
(堪悅)
附歷屆奧運會乒乓球女子單打項目獎牌獲得者:
奧運會年份 | 舉辦地 | 冠軍 | 亞軍 | 季軍 |
2004 | 希臘雅典 | 張怡寧 | 金香美(朝鮮) | 金景娥(韓國) |
2000 | 澳大利亞悉尼 | 王楠 | 李菊 | 陳靜(中國臺北) |
1996 | 美國亞特蘭大 | 鄧亞萍 | 陳靜(中國臺北) | 喬紅 |
1992 | 西班牙巴塞羅那 | 鄧亞萍 | 喬紅 | 玄靜和(韓國)/李粉姬(朝鮮) |
1988 | 韓國漢城 | 陳靜 | 李惠芬 | 焦志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