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圖-讀心-讀天下
2015年01月04日 11:04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2014年12月31日晚,照顧好生病的徒弟后。老夏走在長長的地鐵隧道中,重復著日常工作。每天,他都要在4個隧道里進進出出好幾回,物理測量差不多一天要走8公里。老夏說,因為沒有參照物,每天穿梭于隧道也不會覺得累。 張道正 攝
夜幕降臨,津城華燈璀璨,海河流水閃爍著波光燈影,游船在流光溢彩的河道緩緩駛過;天津最繁華的濱江道上,購物的人潮涌動,很多年輕人歡聲笑語,等待著2015新年鐘聲的敲響。
而這座城市的地下,瘦弱的老夏頭戴安全帽,正遠遠走在空蕩蕩的隧道里,重復著日常工作。年近半百的老夏是中建六局天津地鐵6號線徐莊子站機電部經(jīng)理,名叫夏衛(wèi)兵,一個從事地下盾構(gòu)施工多年的老兵。
作為天津市目前在建最大的軌道交通工程,地鐵6號線的建設進度一直備受市民關(guān)注。2015年將是天津地鐵6號線盾構(gòu)施工的收官之年,如何在確保安全質(zhì)量的前提下加快盾構(gòu)掘進速度,早日實現(xiàn)貫通,是老夏頭和他的“90后”徒弟們在新年到來之際的“愿望”。
“小樹不修不直流,每天我都要和他們強調(diào),運送管片的軌道上要保持清潔,一來可以確保管片運送平穩(wěn),不出現(xiàn)磕碰;二來不影響運輸效率,這不他犯懶了,被我抓個正著。”新年夜,老夏認真梳理了從業(yè)多年的經(jīng)驗,打算作為“新年禮物”送給他的愛徒們,開口卻是對徒弟們嚴厲的批評。
盡管口頭上對徒弟小李很不留情,但老夏最終還是拿出自己當年的工作日志(復印版),當作“新年禮物”送給了愛徒。
“我們每天的‘地下工作’都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容不得半點馬虎,師傅要求‘零誤差’!钡却芷囱b的小李給記者打了一個形象的比喻:“盾構(gòu)施工就好比穿針引線,盾構(gòu)機需要從一公里以外的始發(fā)井出發(fā),而且要絲毫不差的從出洞口出井”。
管片拼接完畢,小李開始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大大小小幾十組隨時變動的數(shù)據(jù),對每個參數(shù)進行嚴格控制。根據(jù)不同的水文、地質(zhì)情況,所面臨地下構(gòu)筑物和地下管道情況,及時操作。
此時,已是夜晚10點06分,距離新年還有不到2個小時的時間。而老夏還在與徒弟小李及勞務隊的工友們一同清理管片上的泥土。他抖了抖身上的灰塵,“沒有辦法,他們都說我有潔癖,可是我就有這么點愛好!崩舷拇蛉さ馈
按照施工要求,地鐵6號線徐莊子站要雙向始發(fā)四臺盾構(gòu)機,才能滿足工期要求,這對老夏頭來說無疑也是個挑戰(zhàn)。他每天要行走于“四條隧洞”之間數(shù)次,隨著盾構(gòu)掘進的不斷深入,一天下來差不多要走8公里,光是走路就占去他每天大半工作時間,他的鞋底明顯比其他人薄了些。
“因為沒有參照物,每天穿梭于隧道也不會覺得累,這里冬暖夏涼!崩舷穆冻龊┖竦男θ,話未說完,他又馬不停蹄地轉(zhuǎn)戰(zhàn)下一個盾構(gòu)隧洞,去看看另外的一個徒弟。
等忙完主要的工作,新年的鐘聲也早已敲過,老夏和記者一前一后走在悠長的隧道內(nèi),看著一片片嚴絲合縫的管片、圓滑流暢的內(nèi)壁結(jié)構(gòu),他會用手機記錄“隧道成長”的每一天。老夏話不多,但是與他一天的接觸,深刻感受到對他的“戰(zhàn)場”的熱愛。
走出地鐵隧道時,昏黃的路燈下,老夏用力伸伸疲乏的身體,揉了揉略帶疲憊的眼睛,他需要回宿舍休息了。寒風中,手機來了信號,短信接二連三的送到了手機里。
“是家里人!崩舷某浾邠]了揮手,道了聲“新年快樂”,身影走在夜色中。此時,西北風正呼呼作響。
就在不久前,這座城市里的人們以不同的方式熱鬧的迎接著新年的到來,而現(xiàn)在,靜謐的夜連同帶著美好祝福的人們一同進入了夢鄉(xiāng)。而在二十米深的地下,“地下拓路者們”還在為這座城市的夢想堅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