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AMS中心
2011-05-16 22:05:00
來源: 山東大學 關鍵詞:
[提要] 2008年9月16日,成立山東大學AMS中心,由程林教授任負責人。
[提要] 2008年9月16日,成立山東大學AMS中心,由程林教授任負責人。
2008年9月16日,經(jīng)山東大學2008年第17次黨政聯(lián)席會議研究決定,成立山東大學AMS中心,中心為學校直屬科研機構,由程林教授任負責人。
山東大學AMS中心由丁肇中教授直接領導。從2008年11月起,將有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U.Becker、 M. Capell、 V. Choutko、 A. Kounine、A.Lebedev、Yu.Galaktionov、V.Plyaskine、Th.Siedenberg等眾多國際知名學者在山東大學工作1至3年。
丁肇中教授領導的AMS計劃是國際上規(guī)模最大的科研項目之一,也是唯一在國際空間站上運行的大型科學實驗,主要目標是精確測量高能宇宙線的能譜,尋找反物質、暗物質, 測定宇宙射線中各元素和同位素含量,研究射線物理以及捕捉新的奇異物理現(xiàn)象。包括美國、中國、俄羅斯、意大利、瑞士、德國、芬蘭等十六個國家和地區(qū)的五十六個研究機構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參加了這項計劃。
2004年2月,在國家科技部、財政部和山東省科技廳的支持下,山東大學正式加入AMS項目組,負責AMS-02熱系統(tǒng)研究與設計,主要任務有:1)AMS-02熱系統(tǒng)結構件的設計、制造、裝配和測試;2)AMS-02主散熱板WAKE側和RAM側的設計、建模及189種軌道環(huán)境下的典型工況分析;3)AMS-02低溫冷卻器熱系統(tǒng)設計、兩相建模研究以及在軌21種典型工況的熱分析;4)AMS-02超導磁鐵航空電子箱熱系統(tǒng)設計、分析及兩相模擬研究;5)AMS-02與歐洲航天技術中心大空間模擬倉的模型耦合、熱真空實驗設計與模擬分析等。
2006年10月,山東大學研究、設計并制造完成的熱系統(tǒng)運抵位于日內瓦的AMS裝配中心,2007年8月通過了在德國慕尼黑進行的測試,性能全部合格。至此,山東大學完成了整個AMS系統(tǒng)中重要而困難的部分。山東大學AMS項目組也由此贏得了丁肇中教授的信任。
山東大學AMS中心的建立將在推動我校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提高相關學科的學術研究水平等方面產(chǎn)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另外,AMS中心在山東大學的設立,也將使山東大學在AMS計劃研究中的學術貢獻首先得到認可,對提升學校的學術水平,擴大學校在國際上的學術影響力起到積極的作用。
山東大學AMS中心由丁肇中教授直接領導。從2008年11月起,將有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U.Becker、 M. Capell、 V. Choutko、 A. Kounine、A.Lebedev、Yu.Galaktionov、V.Plyaskine、Th.Siedenberg等眾多國際知名學者在山東大學工作1至3年。
丁肇中教授領導的AMS計劃是國際上規(guī)模最大的科研項目之一,也是唯一在國際空間站上運行的大型科學實驗,主要目標是精確測量高能宇宙線的能譜,尋找反物質、暗物質, 測定宇宙射線中各元素和同位素含量,研究射線物理以及捕捉新的奇異物理現(xiàn)象。包括美國、中國、俄羅斯、意大利、瑞士、德國、芬蘭等十六個國家和地區(qū)的五十六個研究機構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參加了這項計劃。
2004年2月,在國家科技部、財政部和山東省科技廳的支持下,山東大學正式加入AMS項目組,負責AMS-02熱系統(tǒng)研究與設計,主要任務有:1)AMS-02熱系統(tǒng)結構件的設計、制造、裝配和測試;2)AMS-02主散熱板WAKE側和RAM側的設計、建模及189種軌道環(huán)境下的典型工況分析;3)AMS-02低溫冷卻器熱系統(tǒng)設計、兩相建模研究以及在軌21種典型工況的熱分析;4)AMS-02超導磁鐵航空電子箱熱系統(tǒng)設計、分析及兩相模擬研究;5)AMS-02與歐洲航天技術中心大空間模擬倉的模型耦合、熱真空實驗設計與模擬分析等。
2006年10月,山東大學研究、設計并制造完成的熱系統(tǒng)運抵位于日內瓦的AMS裝配中心,2007年8月通過了在德國慕尼黑進行的測試,性能全部合格。至此,山東大學完成了整個AMS系統(tǒng)中重要而困難的部分。山東大學AMS項目組也由此贏得了丁肇中教授的信任。
山東大學AMS中心的建立將在推動我校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提高相關學科的學術研究水平等方面產(chǎn)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另外,AMS中心在山東大學的設立,也將使山東大學在AMS計劃研究中的學術貢獻首先得到認可,對提升學校的學術水平,擴大學校在國際上的學術影響力起到積極的作用。
王曉亮
更多新聞
相關閱讀
大眾網(wǎng)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wǎng)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jīng)大眾網(wǎng)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wǎng)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fā)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fā)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wǎng)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wǎng)書面授權。
2、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wǎng))”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wǎng)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wǎng)發(fā)布,可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本網(wǎng)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請30日內進行。
